张庭宾:中国制造“产能过剩”没那么可怕!【瞪大眼睛13】

瞪大眼睛

在中国加入世贸、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指引下,大肆美化宣传美外资企业的人士,请用爱国的眼光、思想,分析自己的行为举止,多给自己和朋友一份民族情感和正义之举![@more@]
张庭宾:中国制造“产能过剩”没那么可怕
作者:张庭宾
★★★【字体:
http://www.wyzxsx.com

张庭宾:中国制造“产能过剩”没那么可怕

2009年02月05日


  在全球金融大危机中,中国能不能成为“诺亚方舟”,是当下的一个焦点悬念。

  悲观者认为,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太高,高达70%以上,而且主要的出口国是美国和西欧,随着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西方消费锐减,中国出口将雪崩,在国内将表现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而且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去年第四季度的出口增长下滑的数据,似乎验证了这种观点。

  笔者却没有那么悲观,确切地说应该是谨慎的乐观——同意上述观点的前半段的逻辑,但并不认同没有出路的悲观未来。

  笔者并非天生的乐天派,在2006年初,笔者就悲观地预计美国会遭遇金融危机。在2007年初,笔者曾警告,如果不制止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后奥运经济地震难以避免。

  然而,今天,笔者反而认为中国的重大机遇期来了。因为一个过去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崩塌,是建立一个新的相对公正秩序的开始,正变得强大自信的中国必将是战略上的受益者。

  在这种大背景下,再看失去美国消费需求,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以前,中国与美国经济的典型循环是:美国公司投资中国赚钱——中国制造出口——美国支付中国美元——中国买美国国债——美资再到中国赚钱。

  在这个循环中,美方得“实”,中方得“虚”,是一个不对称的“伪循环”。美方所得非常实惠:政府获得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操纵”“原罪”口实;跨国公司赢得了中国的大笔利润;公众投资者获得了中国红利;消费者获得了价廉物美的商品,这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背后是大量的石油、铁矿石等中国非常稀缺的资源。

  中国人获得了什么呢?除了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劳工病累,常常被念“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操纵”的紧箍咒外,我们只有大量的美元纸币和美国国债!

  这些美元能从美国买什么呢?能买资源吗?不能,美国否决了中国公司购买优尼科石油的议案;能买高科技吗?不能,那是违法的;能买美国的金融公司吗?法律限制不可以超过10%股权。

  这些纸能保值吗?很难,因为现在它已经是名义零利率实际负利率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正担心它变成津巴布韦式的钞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仍有很多学者在不厌其烦地强调,离开了美国的消费,中国经济就完了。这话恰恰完全说反了,没有了美国消费,中国经济反而获得独立自主自强的难得机遇,不需要再为别人无休无止地服苦役换白条了,做一个与他人公平交往的国际自信公民有什么不好呢?

  北方不亮南方亮。没有了美国、西欧的消费,中国还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消费者。这几大洲的潜在消费者显然比美国要多得多,其个人潜在空间也要大得多。中国完全可以与亚非拉建立一个新的公正的经济循环。

  中国用美元或人民币购买对方的矿产、改善其基础设施——对方以货币购买中国的消费品改善生活质量,或者购买中国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当地,发展当地经济——中国获得资金再投资当地金融,与当地再分享发展成果。这个循环对双方来说,都是实实在在、互惠互利的。

  如果亚非拉各国担心中国的人民币未来会像美元那样贬值,那么他们有权要求人民币实行金本位或者次级金本位制,以黄金或者矿产资源进行抵押。这样他们的矿产就部分拥有了人民币定价的权力,非常公平。

  当然,即使这个与亚非拉“公平循环”能够建立,能为中国经济带来10年的外部消费增长,中国也要非常清楚,地球上的矿产是越来越少的,中国必须极大地提高矿产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否则,这种模式也会迟早走入困境。

  至于中国能否再一次扮演像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角色,在自保有余后能够将全球经济带动起来,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启动内需。

  启动内需的本质是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如何更加合理公正,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最要害的是如何让政府行政成本大为降低,而其服务社会的效率大大提高,这里面有巨大的潜力,但也是最具挑战的难关。

  如果中国能内外并修、标本兼治,笔者还会把对中国未来的评估由谨慎乐观调整为积极乐观。(作者系本报副总编,联系邮箱ZTB6666@TOM.COM

【作者:张庭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毛泽东时代颂 【瞪大眼睛12】   下一篇: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注定灭亡!【瞪大眼睛14】»

评论(0) 点击次数(2504)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