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W315
表达、学习、切磋、提高。
文章数量:167
点击人次:1183815
- 连锁业分析报告:中国连锁企业做大更需做强
-
转载直销新闻类
特许加盟加速扩张,促成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扩张发展的变化.[@more@]进入新世纪,中国连锁商业发展显得异常活跃,特别是国内大型连锁企业跨区域发展战略推出,改变了上世纪中国连锁商业企业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2001年中国连锁商业企业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而近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连锁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该报告显示,连锁经营企业持续保持年增长近50%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的增长水平。但是报告同时指出,在关注连锁企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企业的绩效也同样不容忽视。
大型连锁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
十家企业占据百强半壁江山。事实上,2001年中国连锁经营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型企业的快速扩张。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1年连锁百强中前10名企业,销售额为718.4亿元,占百强销售总额1620亿元的44%。在百强企业中的69家超市企业中,前10名的超市企业销售总额为620亿元,占百强中超市企业销售总额1124亿元的55%(见下表),这些数字显示出连锁经营在推进行业规模化、促成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收购、兼并促成快速发展。连锁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企业间联合、兼并与重组是分不开的。2001年连锁业最有影响的扩张、合并案是:上海华联超市与西单商场合作进入北京市场、北京超市发与天客隆合并组成新的公司、深圳民润收购广州岛内价、珠海新七星。特别是华润集团出资4.57亿元收购深圳万佳,开创了大资本进入中国连锁业的新局面。2002年,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继续延续,今年7月,上海联华出资2.1亿元收购杭州家友,华润进入江苏苏果,同样显示出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今年4月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北京举办的企业跨区域合作论坛的火爆场面,都验证了这一点。
多业态发展、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占领市场空间,这也是2001年连锁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百强中69家超市公司,只经营一种业态的企业只有18家,其余51家企业都采取了多业态的发展策略。如上海联华有标准超市、加强型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四种形式,并计划发展折扣店;上海农工商有标准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并计划发展专业店,上海华联今年也在超市的基础上开出了便利角,成为一种新的复合经营方式。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已在中国开出了大型超市、山姆会员店、社区超市。家乐福也与北京签订了发展折扣店的协议。
特许加盟加速扩张,促成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扩张发展的变化,根据统计,在百强企业中,有加盟店的企业达61家,加盟门店数占门店总数的30%,加盟店销售额占12.6%,2001年直营店的销售额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41%;而加盟店的销售增长达到了100%。可以说,加盟店的销售增长拉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提升绩效:快速扩张不容忽视的问题
尽管大型连锁企业在经营规模和经营管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反映企业绩效的指标上,需要引起企业的关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中,对百强企业中的69家超市企业和72家超市门店的经营绩效进行的重点分析表明:
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自门店的增多和营业面积的扩大。2001年69家公司销售总额增长43.6%,而同期,企业的门店数增长了53%,营业面积增长了58%,这里没有剔除新开门店的不可比因素。从超市单店情况看,2001年销售额增长10.2%,同期营业面积扩大了4.2%。
人均劳效和平均地效下降。2001年超市公司人均营业面积增加情况下,年人均劳效和年平均地效却分别下降了0.9万元和0.22万元。看来,连锁超市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要带动因素是营业面积的扩大,而反映企业绩效指标的人均劳效和平均地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充分说明我国连锁超市的扩张仍处于外延式扩张的状态。
商品品种和交易次数增加、客单价下降。从超市单店的经营状况来看,2001年地均交易次数由398次增加到420次,商品品种也从每平方米平均3.49个增加到4.12个,这表明企业希望通过增加品种和促销等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物,扩大销售。但从经营结果看,平均的客单价却由55.1元下降到54.8元,抵消了客流增加带来的效益。这一方面说明市场竞争激烈,顾客分流,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企业对提高客单价重视程度不够,或办法不多。实际上,提高客单价的关键不仅是增加商品,新增加的商品是否适销对路,能否促进顾客购买,是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不同零售业态、不同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目标顾客应该越来越明确,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商品结构的优化和进一步调整。企业平均客单价水平的降低,也表明企业重视进入卖场的客流量,过于依赖简单的让利促销手段,而不是通过改善商品结构,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大型企业商品周转速度放缓。该报告重点分析的10家最大超市连锁公司的数据也表明,10家最大企业在人均劳效、人均营业面积、平均地效、毛利率、纯利率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充分显示出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年均商品周转次数为10次,低于百强超市企业的年商品周转13.9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企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谈判议价能力提高,但企业的营运能力并没有与规模发展同步。在国际上,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企业的商品周转速度都远远快于国内同行业的水平,这也是他们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超市企业倒闭,其爆发点都源于周转不灵。所以大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与快速周转同步,这是连锁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此外,对69家超市连锁企业所提供的72家门店数据表明,过去一年,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开始重视,费用率由7.77%下降为7.61%。数据显示,2001年企业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也略有降低,但是,人工费用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9.8%,同时人均人工成本从2000年的1.51万元下降为2001年的1.48万元。从某种程度上讲,降低企业经营费用和采购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方面,但就人工费用(工资和福利)而言,降低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看来,对中国的连锁企业来说,在加强企业规模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绩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